
羅漢餅
羅漢餅也是高唐名吃之一,與渲餅、悶餅合稱"三餅"。羅漢餅屬糕點(diǎn)類,狀似月餅,但無餡。皮綿軟酥松,層層清晰。酥脆香甜可口,香而不膩。羅漢餅產(chǎn)于明代中葉,清代、民國初年尤為興盛,暢銷于濟(jì)南、天津等地。羅漢餅的配料與制作十分考究嚴(yán)格,做工精細(xì)。以面粉、油(豬板油、植物油)、白糖、香精、棗泥、山楂泥、玫瑰醬為原料。制作時,先用油和面制成皮面,再用面粉、豬油、白糖和其他配料合成酥面;然后用皮面包酥面,用面軸軋數(shù)層卷起,按需分塊;再將每塊軋成圓形,入爐烤焙,待成蛋黃色出爐即成。此餅層層疊疊,狀似疊羅漢,所以稱羅漢餅。